NEWS CENTER
新闻中心发布时间:2022-09-26 1792 次浏览
“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、所盼、所急,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,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。”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,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,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,中华大地正展现出天蓝地绿水清的亮丽新景象。
“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”
远眺山峦叠翠,近看碧波荡漾……秋日的苍山洱海,让人流连忘返。洱海是云南大理人的“母亲湖”,也曾因长期污染导致湖水富营养化。
2015年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洱海边,仔细察看生态保护湿地,听取洱海保护情况介绍,强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,让“苍山不墨千秋画,洱海无弦万古琴”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。
经过系统治理,今年上半年,洱海水体透明度达到近10年更好水平。“当洱海在眼前天清澈起来,才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。”大理古生村村民何利成的客栈一度被关停进行整改提升,恢复营业后迎来八方游客。
这是云南大理洱海及周边村落景观(2022年5月26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
生态兴则文明兴。新的赶考之路上,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道必答题。
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,“美丽中国”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远景目标。党的十九大把“污染防治攻坚战”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。
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。”。
群山环抱、云雾缭绕的福建武夷山公园腹地桐木村景观(2021年5月17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
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,各地各部门通过一系列切实举措,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
产业提升,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,加快淘汰落后产能;补上短板,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快速推进,不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;能源转型,清洁取暖改造减少散煤污染,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……
曾被雾霾笼罩的天空逐渐被擦亮。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/立方米降到2021年的30微克/立方米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.5%。
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。2021年,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4.9%,已接近发达水平。
“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”,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,“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、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”。之后,总书记又将“草”和“沙”纳入其中: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,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。
这是在河北白洋淀淀区拍摄的青头潜鸭与白眼潜鸭混群(2022年7月22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
如今,我国超过25%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,建立了以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,设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公园,为90%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%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提供有效保护。全国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4.02%,荒漠化、沙化土地面积减少,绿意装点着山川大地。
澜沧江流经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境内的昂赛大峡谷(2022年6月29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骆晓飞 摄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、转折性、全局性变化,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生动展现。
上一篇: 为这些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点赞!